問者︰岡波巴編輯小組 答者︰朗欽加布仁波切 翻譯︰止貢敬安仁波切
時間︰二零零二年一月 地點:北美岡波巴中心
編:過去三期的「聞喜」連續刊載巴楚仁波切的寓言故事,「出世法言 蓮苑歌舞」,這篇文章最後一再的提到出離與出離心的重要。在讀完這一教言故事後,我們想就這一個與修行相關的主題,進一步請教仁波切。
仁:你們先講講你們對這個題目的了解是什麼?
編:就像噶舉教派所主張的,出離會使修行容易些。提到「出離」,一般人的聯想是類似出家﹐就是牽掛與牽絆要少。最有名的例子是釋迦牟尼佛,他當年毅然捨棄王子的身份以及王宮的生活而出家修行,終至成佛。此外如密勒日巴的出離,在山洞中修行而成就。另一類的代表就是馬爾巴,他在拜師修行有了相當的基礎後,就結婚生子,但仍能以在家人之身修行並教授佛法,他自己與弟子都有相當的成就。現在我們這些學佛的在家人,雖然也都曉得「出離」的說法,但遇到生活現實狀況,並不一定能實際的運用「出離」。所以我們才想進一步請教仁波切。
仁:一般我們談「出離」,是以輪迴為對象,生起出離輪迴的心。六道輪迴的自性是苦,而輪迴中的一切現象都是變動不定的:貧、富、地位高下,都可能在剎那間改變,這就是無常之苦。想脫離這無常之苦而得解脫,就是「出離心」。
輪迴不僅限於此生苦樂的交替,果真如此,那麼這一生一結束,就沒事了。不幸地是輪迴是苦樂生生世世不斷持續的運轉,而當我們想要從這一持續的轉輪中解脫出來,就是有了出離的心。
瞭解了輪迴之苦,自然要出離輪迴;想要出離,得先曉得遍知解脫果之道。解脫的道路有許多,其中第一個就是出家,出家人從受戒開始步上解脫之途,尋求一己的解脫。如果嚴格遵守佛時代所制定的別解脫戒,則在現代社會中不能開車,不能有自己的財物,每日僅能食一己托缽所得的食物,依此奉行,終究得到「個別」的「解脫」。若是進入了別解脫道,但對輪迴沒有真正的出離,僅是身出離而心不出離,缺乏禪定、智慧,還沒有遍知解脫的想法,這樣是不能跳出輪迴的。獨自居於深山的修行人,若我執、我慢之心仍存在,那麼與山中的野獸無別,仍是處在輪迴之中。
第二種遍知解脫之道是菩薩道的示現。趨入此道的人從內心深處對輪迴心生厭離;有了出離心,並瞭解佛法「不執取」的教導,但仍然能為利益眾生而示現各種善巧方便。如馬爾巴譯師,蓮花生大士,或在中國聞名的鳩摩羅什譯師等,都是心中絲毫無執取的代表。我們讀馬爾巴的道歌,看到那洛巴鄭重地告訴馬爾巴:「雖然從外表看你對此生有許多貪執,但在內心底你已有很好的見地,無所執取,所以你死時會得到解脫。」
每一位補特迦羅(藏文「慷薩」,指輪迴轉生之主體)的業與福報是不同的。寧瑪派的大修行人龍欽那蔣巴曾說:「有些人的出離輪迴,只是捨棄小家而進入大宅,在行為上仍為利益而營生。」所以你們不要認為在家人不可能比出家人修行的好,因為你們修行的機會,可能比出家人更好。但我們也不能因此把在家人與出家視為平等,因為出家人穿的是佛所制之衣,代表了佛之教法,所以我們應對他們恭敬。這就像國王任命某人為將軍,並授給他軍官之服,大家自然會對此人心生敬畏;即便是鬼道眾生,也會對他懼畏。我們以前常聽說僧服有驅魔的作用,最近的事例,是發生在一名逃亡到印度的西藏僧人身上。從1959 年後,許多逃到印度的西藏人被徵召從軍,某些出家眾也不能免於到印度軍隊服役。出家人一般對僧服很珍重,所以此一僧人在當兵後仍隨身攜帶,保管他的僧服。部隊在四處調駐時,常常發生一整隊的軍人因鬧鬼而夜晚不得安眠的情形。某日這名僧人想起了僧服能驅魔的傳說,便在晚上就寢前穿上僧服,然後坐在床上打坐,結果當晚整隊的士兵都睡得很好,他因此親見僧服對非人所具有的震攝力。這名僧人修行很精進,他後來退役回到寺院,繼續修行。
編:我們聽到仁波切剛剛所說的,是對出離做了總體的介紹,重點第一是要對輪迴有正確的見地,第二是心很重要….
仁:對,心非常重要!
編:….真正地有了出離的心,不管出家或在家,都可能出離達解脫。但是對我們這種見地並不完滿,修行基礎並不深厚的在家眾而言,在面對生活裡現實的狀況下,有時自己很難知道具體上應如何做才能確保身心趨向出離。我們剛剛也聽到仁波切特別提出每一眾生的福報業緣各不相同。是不是說個人的業報,加上前面的兩項提綱(見地,發心),就解釋了每一個人能做到出離的程度?對一個渴望出離的人,我們還能不能進一步追問他/她如何才是正確地通往出離之路?
仁:前面所說的要點的確已概括答覆了第一個問題。一般而言,清淨的見地,和利他的菩提心,是入一切道的根本。我們剛剛所提到的「慷薩」(中文意為補特迦羅),在藏文中「慷」是盛滿之意,「薩」是漏失之意。「慷薩」有兩種類型:一種是人一味的去盛滿他人的缺失,而漏失了本有所具的善德;另一種是藉行善與隨喜功德來盛滿自我,同時不斷漏除貪嗔痴等不善。將此「滿」、「漏」運用在出離輪迴上;如果我們只是心想:「我要出離輪迴」,那沒有用,我們得瞭解輪迴的自性,從瞭解的當下慢慢地體悟,才能真正出離輪迴。最近一年內我們看到紐約最高的兩棟樓,以及在阿富汗的古佛被摧毀,都是發生在剎那間的事。要學會將「滿」、「漏」運用在無常上,每天都去觀察一日中的苦與樂,這樣慢慢訓練自己。
當我們生出渴望出離輪迴、尋求遍知解脫的心之時,我們已經趨入解脫道了。佛經中說若我們對空性有一點點的疑惑而開始進行討論,都是能幫助我們解脫的助緣。我們今天能坐在這裏討論這個主題,已經代表我們在進入解脫道。我不能肯定你們今生能得證遍知果,但我可以確定你們已趨入解脫之道。
編:雖然在理論上出離心可以在任何情況下生起,我想請問是不是有某些特別的狀況能幫助修學佛法的人昇起出離心?如果我們看現在一般的在家人,都是追求安定的生活,有房子,有車子,銀行有存款,拿固定薪水,但這種安定的日子,是不是對我們出離心的生起反而是一種障礙?尤其考慮到無常(的實相)?
仁:障礙不僅限於你剛才所提的安適的生活,障礙其實有多種,隨時會出現。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、依「滿」、「漏」之法逐漸去做,就能慢慢消除自己的執取,也可以趨入出離之道。當然每個人的心態不同,有些人在生活上安適後,可能執取心反而越大,造成更大的障礙,有些人以為出家後阻礙就沒了,豈知出家後有更大的障礙。每個人不同,一切都是心。
編:我同意一切都是心。不過對過著安逸生活的在家人來說,我們要怎麼訓練自己的心?
仁:你講的是真的。安適的生活可能是出離輪迴最大的障礙;越苦出離心越易生起。我們知道「苦」的功德就在於沒有苦就不會有出離。我們得要了解現在所擁有的安適與幸福,是否能長久?這點很重要。有些人不去善加觀察,就自認將來仍能夠再得人身;其實如果不曾好好的去觀察過,自己就沒有把握(能再得人身)。在現代的五濁惡世,財富更是不恆常的:你可以很快的發財,也可能很快的破產,沒有什麼是恆常的。瞭解幸福安適不恆常,不要去執著它,但我們可以去利用它。至於怎樣去利用它,就涉及到見地了。
編:我想問一個實用的問題:有了出離心之後,在日常生活人際關係上,要如何運用?舉個例子,自從我學佛後,就不常參加外面的宴會、應酬、社交活動。在多次拒絕參加工作同事的活動後,似乎會被另眼看待。我昨天破例,與同事一起宴會,心裡想或者可以讓他們高興。所以出離心如何應用在這類的情境,是我很感興趣的主題。另外,為了契合現代人根性,社會上很流行出手冊或指南教人做事。不管學電腦也好,修車也好,甚至結婚或離婚,坊間都有簡單易懂的手冊,一步一步教導人該怎麼做。美國社會的手冊文化中有一個運用得很成功的例子,就是戒酒協會(Alcohol Anonymous)的十二步課程。我想問仁波切的是,有沒有可能也給我們一個類似的指南?例如「解脫十二法」之類的?
仁:我不可能當下就提出一套如何一步一步奉行的解脫指南,但如果佛陀在世,可能可以馬上為你們做出一套這樣的東西。其實在平常修法中,你們已經照著佛的教導,依順序在做了。從思惟暇滿人身、無常、輪迴過患到業與因果等,就是一步一步重複地練習。當你了解暇滿人身後,你不會浪費它,對那些不瞭解人身珍貴的人,你能生起悲心而決定去參加宴會使人高興,也減少人我的隔閡;因為別人歡喜,你也有滿足感,所以你沒有把你的暇滿人身浪費掉。內心裡不執著是最重要的!當你去參加宴會時,你做著跟別人相同的事,但宴會的活動不是恆常的,三、四個小時後,聚會散了時你會瞭解到︰這就是無常。其他人在散會回去後,有的可能很快樂,有的可能在爭吵,有的可能昏昏沉沉的;而你瞭解:這就是輪迴的自性!能做到這樣,那麼你就沒有浪費人身。
編:看樣子「解脫十二法」已經有了四步了--轉心四法!
編:延續前一個問題,我想請教另一種情況︰為了不讓人覺得佛教徒很怪,或是與社會脫離,所以最初我會勉強自己參加宴會或應酬。但可能因為自己的定力不夠,所以參加聚會後,自己常常混亂很多天,又因為在社交的情境中,我會不時的想起無常而對眼前玩樂生起厭惡感,所以後來我就不參加了。這種心理需不需要調整?
仁:你不一定需要改變這種心態,這完全取決於你自己覺得需不需要改變。如果覺得有些社交活動一定得參加,那就依照前面所說的方式去參加,也沒什麼。這並不是說去了一次以後就要每次都去,或再去第二、三、四次。這些都是方便。如果時間與時機的條件具足,那就去做。參加活動時最好能照著前面所說的方式。(即思念人身暇滿等)
我看過吉美朋措法王那裡的一個錄影帶,紀錄他們夏季的活動。如果依世俗嚴格的眼光去看,那麼喇嘛等出家眾跳金剛舞似是違背了別解脫戒;但是從方便的法門看來,許多信眾來參加這一活動,藉此而能瞭解佛法,是一種善巧方便。
編:最近有幾次我聽人勸道:「修行不用急,因為需經三大阿僧衹劫才會成就,我們這輩子不可能會成就,下輩子還得再修。」我自問心急可能不對,但對下輩子會到哪裡去也沒把握,應該怎麼辦?
仁:經教的確有三大阿僧衹劫的說法。但你現在學密乘,密乘的教法是:如果你精進,此生可能就會成就。法都是需精進修學的。照密乘的說法,上等根器者可以在此生獲得解脫,而中、下根器者則在七世或十六世之間得成就,在聽聞了「三大阿僧衹劫」的說法後,我們當下應發願在三大阿僧衹劫之間,都會精進地、恆常地去修行。「三大阿僧衹劫」是要我們發恆常的願、誓言,而不是說因時間很長,就可以慢慢來。當佛陀說修行人在第一劫發菩提心,第二劫會如何、第三劫會如何時,意思是說行者在歷經多劫以來都不曾放棄菩提心。有這樣的瞭解很重要。這裡強調的是心續,也就是菩薩戒所注重持守的菩提心。相對而言,別解脫戒所持守的是外在的,行為的戒律,身體消散後就沒了。
編:所以我這樣不算執著?
仁:先以執著為道,再視執著為幻,最後一切放下。精進若成了習慣,一切都是自然的。
編:謝謝仁波切。
時間︰二零零二年一月 地點:北美岡波巴中心
編:過去三期的「聞喜」連續刊載巴楚仁波切的寓言故事,「出世法言 蓮苑歌舞」,這篇文章最後一再的提到出離與出離心的重要。在讀完這一教言故事後,我們想就這一個與修行相關的主題,進一步請教仁波切。
仁:你們先講講你們對這個題目的了解是什麼?
編:就像噶舉教派所主張的,出離會使修行容易些。提到「出離」,一般人的聯想是類似出家﹐就是牽掛與牽絆要少。最有名的例子是釋迦牟尼佛,他當年毅然捨棄王子的身份以及王宮的生活而出家修行,終至成佛。此外如密勒日巴的出離,在山洞中修行而成就。另一類的代表就是馬爾巴,他在拜師修行有了相當的基礎後,就結婚生子,但仍能以在家人之身修行並教授佛法,他自己與弟子都有相當的成就。現在我們這些學佛的在家人,雖然也都曉得「出離」的說法,但遇到生活現實狀況,並不一定能實際的運用「出離」。所以我們才想進一步請教仁波切。
仁:一般我們談「出離」,是以輪迴為對象,生起出離輪迴的心。六道輪迴的自性是苦,而輪迴中的一切現象都是變動不定的:貧、富、地位高下,都可能在剎那間改變,這就是無常之苦。想脫離這無常之苦而得解脫,就是「出離心」。
輪迴不僅限於此生苦樂的交替,果真如此,那麼這一生一結束,就沒事了。不幸地是輪迴是苦樂生生世世不斷持續的運轉,而當我們想要從這一持續的轉輪中解脫出來,就是有了出離的心。
瞭解了輪迴之苦,自然要出離輪迴;想要出離,得先曉得遍知解脫果之道。解脫的道路有許多,其中第一個就是出家,出家人從受戒開始步上解脫之途,尋求一己的解脫。如果嚴格遵守佛時代所制定的別解脫戒,則在現代社會中不能開車,不能有自己的財物,每日僅能食一己托缽所得的食物,依此奉行,終究得到「個別」的「解脫」。若是進入了別解脫道,但對輪迴沒有真正的出離,僅是身出離而心不出離,缺乏禪定、智慧,還沒有遍知解脫的想法,這樣是不能跳出輪迴的。獨自居於深山的修行人,若我執、我慢之心仍存在,那麼與山中的野獸無別,仍是處在輪迴之中。
第二種遍知解脫之道是菩薩道的示現。趨入此道的人從內心深處對輪迴心生厭離;有了出離心,並瞭解佛法「不執取」的教導,但仍然能為利益眾生而示現各種善巧方便。如馬爾巴譯師,蓮花生大士,或在中國聞名的鳩摩羅什譯師等,都是心中絲毫無執取的代表。我們讀馬爾巴的道歌,看到那洛巴鄭重地告訴馬爾巴:「雖然從外表看你對此生有許多貪執,但在內心底你已有很好的見地,無所執取,所以你死時會得到解脫。」
每一位補特迦羅(藏文「慷薩」,指輪迴轉生之主體)的業與福報是不同的。寧瑪派的大修行人龍欽那蔣巴曾說:「有些人的出離輪迴,只是捨棄小家而進入大宅,在行為上仍為利益而營生。」所以你們不要認為在家人不可能比出家人修行的好,因為你們修行的機會,可能比出家人更好。但我們也不能因此把在家人與出家視為平等,因為出家人穿的是佛所制之衣,代表了佛之教法,所以我們應對他們恭敬。這就像國王任命某人為將軍,並授給他軍官之服,大家自然會對此人心生敬畏;即便是鬼道眾生,也會對他懼畏。我們以前常聽說僧服有驅魔的作用,最近的事例,是發生在一名逃亡到印度的西藏僧人身上。從1959 年後,許多逃到印度的西藏人被徵召從軍,某些出家眾也不能免於到印度軍隊服役。出家人一般對僧服很珍重,所以此一僧人在當兵後仍隨身攜帶,保管他的僧服。部隊在四處調駐時,常常發生一整隊的軍人因鬧鬼而夜晚不得安眠的情形。某日這名僧人想起了僧服能驅魔的傳說,便在晚上就寢前穿上僧服,然後坐在床上打坐,結果當晚整隊的士兵都睡得很好,他因此親見僧服對非人所具有的震攝力。這名僧人修行很精進,他後來退役回到寺院,繼續修行。
編:我們聽到仁波切剛剛所說的,是對出離做了總體的介紹,重點第一是要對輪迴有正確的見地,第二是心很重要….
仁:對,心非常重要!
編:….真正地有了出離的心,不管出家或在家,都可能出離達解脫。但是對我們這種見地並不完滿,修行基礎並不深厚的在家眾而言,在面對生活裡現實的狀況下,有時自己很難知道具體上應如何做才能確保身心趨向出離。我們剛剛也聽到仁波切特別提出每一眾生的福報業緣各不相同。是不是說個人的業報,加上前面的兩項提綱(見地,發心),就解釋了每一個人能做到出離的程度?對一個渴望出離的人,我們還能不能進一步追問他/她如何才是正確地通往出離之路?
仁:前面所說的要點的確已概括答覆了第一個問題。一般而言,清淨的見地,和利他的菩提心,是入一切道的根本。我們剛剛所提到的「慷薩」(中文意為補特迦羅),在藏文中「慷」是盛滿之意,「薩」是漏失之意。「慷薩」有兩種類型:一種是人一味的去盛滿他人的缺失,而漏失了本有所具的善德;另一種是藉行善與隨喜功德來盛滿自我,同時不斷漏除貪嗔痴等不善。將此「滿」、「漏」運用在出離輪迴上;如果我們只是心想:「我要出離輪迴」,那沒有用,我們得瞭解輪迴的自性,從瞭解的當下慢慢地體悟,才能真正出離輪迴。最近一年內我們看到紐約最高的兩棟樓,以及在阿富汗的古佛被摧毀,都是發生在剎那間的事。要學會將「滿」、「漏」運用在無常上,每天都去觀察一日中的苦與樂,這樣慢慢訓練自己。
當我們生出渴望出離輪迴、尋求遍知解脫的心之時,我們已經趨入解脫道了。佛經中說若我們對空性有一點點的疑惑而開始進行討論,都是能幫助我們解脫的助緣。我們今天能坐在這裏討論這個主題,已經代表我們在進入解脫道。我不能肯定你們今生能得證遍知果,但我可以確定你們已趨入解脫之道。
編:雖然在理論上出離心可以在任何情況下生起,我想請問是不是有某些特別的狀況能幫助修學佛法的人昇起出離心?如果我們看現在一般的在家人,都是追求安定的生活,有房子,有車子,銀行有存款,拿固定薪水,但這種安定的日子,是不是對我們出離心的生起反而是一種障礙?尤其考慮到無常(的實相)?
仁:障礙不僅限於你剛才所提的安適的生活,障礙其實有多種,隨時會出現。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、依「滿」、「漏」之法逐漸去做,就能慢慢消除自己的執取,也可以趨入出離之道。當然每個人的心態不同,有些人在生活上安適後,可能執取心反而越大,造成更大的障礙,有些人以為出家後阻礙就沒了,豈知出家後有更大的障礙。每個人不同,一切都是心。
編:我同意一切都是心。不過對過著安逸生活的在家人來說,我們要怎麼訓練自己的心?
仁:你講的是真的。安適的生活可能是出離輪迴最大的障礙;越苦出離心越易生起。我們知道「苦」的功德就在於沒有苦就不會有出離。我們得要了解現在所擁有的安適與幸福,是否能長久?這點很重要。有些人不去善加觀察,就自認將來仍能夠再得人身;其實如果不曾好好的去觀察過,自己就沒有把握(能再得人身)。在現代的五濁惡世,財富更是不恆常的:你可以很快的發財,也可能很快的破產,沒有什麼是恆常的。瞭解幸福安適不恆常,不要去執著它,但我們可以去利用它。至於怎樣去利用它,就涉及到見地了。
編:我想問一個實用的問題:有了出離心之後,在日常生活人際關係上,要如何運用?舉個例子,自從我學佛後,就不常參加外面的宴會、應酬、社交活動。在多次拒絕參加工作同事的活動後,似乎會被另眼看待。我昨天破例,與同事一起宴會,心裡想或者可以讓他們高興。所以出離心如何應用在這類的情境,是我很感興趣的主題。另外,為了契合現代人根性,社會上很流行出手冊或指南教人做事。不管學電腦也好,修車也好,甚至結婚或離婚,坊間都有簡單易懂的手冊,一步一步教導人該怎麼做。美國社會的手冊文化中有一個運用得很成功的例子,就是戒酒協會(Alcohol Anonymous)的十二步課程。我想問仁波切的是,有沒有可能也給我們一個類似的指南?例如「解脫十二法」之類的?
仁:我不可能當下就提出一套如何一步一步奉行的解脫指南,但如果佛陀在世,可能可以馬上為你們做出一套這樣的東西。其實在平常修法中,你們已經照著佛的教導,依順序在做了。從思惟暇滿人身、無常、輪迴過患到業與因果等,就是一步一步重複地練習。當你了解暇滿人身後,你不會浪費它,對那些不瞭解人身珍貴的人,你能生起悲心而決定去參加宴會使人高興,也減少人我的隔閡;因為別人歡喜,你也有滿足感,所以你沒有把你的暇滿人身浪費掉。內心裡不執著是最重要的!當你去參加宴會時,你做著跟別人相同的事,但宴會的活動不是恆常的,三、四個小時後,聚會散了時你會瞭解到︰這就是無常。其他人在散會回去後,有的可能很快樂,有的可能在爭吵,有的可能昏昏沉沉的;而你瞭解:這就是輪迴的自性!能做到這樣,那麼你就沒有浪費人身。
編:看樣子「解脫十二法」已經有了四步了--轉心四法!
編:延續前一個問題,我想請教另一種情況︰為了不讓人覺得佛教徒很怪,或是與社會脫離,所以最初我會勉強自己參加宴會或應酬。但可能因為自己的定力不夠,所以參加聚會後,自己常常混亂很多天,又因為在社交的情境中,我會不時的想起無常而對眼前玩樂生起厭惡感,所以後來我就不參加了。這種心理需不需要調整?
仁:你不一定需要改變這種心態,這完全取決於你自己覺得需不需要改變。如果覺得有些社交活動一定得參加,那就依照前面所說的方式去參加,也沒什麼。這並不是說去了一次以後就要每次都去,或再去第二、三、四次。這些都是方便。如果時間與時機的條件具足,那就去做。參加活動時最好能照著前面所說的方式。(即思念人身暇滿等)
我看過吉美朋措法王那裡的一個錄影帶,紀錄他們夏季的活動。如果依世俗嚴格的眼光去看,那麼喇嘛等出家眾跳金剛舞似是違背了別解脫戒;但是從方便的法門看來,許多信眾來參加這一活動,藉此而能瞭解佛法,是一種善巧方便。
編:最近有幾次我聽人勸道:「修行不用急,因為需經三大阿僧衹劫才會成就,我們這輩子不可能會成就,下輩子還得再修。」我自問心急可能不對,但對下輩子會到哪裡去也沒把握,應該怎麼辦?
仁:經教的確有三大阿僧衹劫的說法。但你現在學密乘,密乘的教法是:如果你精進,此生可能就會成就。法都是需精進修學的。照密乘的說法,上等根器者可以在此生獲得解脫,而中、下根器者則在七世或十六世之間得成就,在聽聞了「三大阿僧衹劫」的說法後,我們當下應發願在三大阿僧衹劫之間,都會精進地、恆常地去修行。「三大阿僧衹劫」是要我們發恆常的願、誓言,而不是說因時間很長,就可以慢慢來。當佛陀說修行人在第一劫發菩提心,第二劫會如何、第三劫會如何時,意思是說行者在歷經多劫以來都不曾放棄菩提心。有這樣的瞭解很重要。這裡強調的是心續,也就是菩薩戒所注重持守的菩提心。相對而言,別解脫戒所持守的是外在的,行為的戒律,身體消散後就沒了。
編:所以我這樣不算執著?
仁:先以執著為道,再視執著為幻,最後一切放下。精進若成了習慣,一切都是自然的。
編:謝謝仁波切。